智能机器人技术专业简介

发布日期:2024-11-07    浏览次数: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电气控制、嵌入式开发、人工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智能机器人装调、智能机器人系统运维、智能机器人系统设计、应用软件二次开发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机器人智能化设备选配与装调、智能机器人本体装调、智能机器人交互技术应用场景搭建、智能机器人集成应用与编程、智能机器人应用系统运行维护、智能机器人应用信息安全管理、相关销售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本要求

1.素质要求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纪守法、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要求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知识。

3)熟悉机械制图、掌握电气制图的基础知识。

4)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电机及电气控制、液压与气动的基础知识。

5)掌握工业机器人编程、PLC控制技术、人机接口及工控网络通信的相关知识。

6)熟悉工业机器人辅具设计、制造的相关知识。

7)掌握机器视觉、传感器相关知识,熟悉MES(制造执行系统)相关知识。

8)掌握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的相关知识。

9)熟悉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及系统维护相关知识

10)熟悉产品营销、项目管理、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

3.能力要求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4)具有识读机械图、电气图、电路图及使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5)具有可编程控制系统、嵌入式系统的安装、编程调试与故障检修能力。

6)具有机器视觉、语音交互系统的安装、编程调试与故障检修能力。

7)具有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对智能机器人进行编程调试与故障检修、应用制造执行系统的能力。

8)具有对智能机器人集成应用系统进行装调、安全运维的能力。

9)具有对智能机器人集成应用系统进行方案设计、智能应用软件二次开发的能力。

10)具有遵守质量管理规定,实施安全生产、安全防护的能力。

11)具有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制造领域数字化发展需求的能力。

12)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修业年限

本专业学制三年。

四、主要就业方向

面向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智能硬件装调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等职业,智能机器人传感、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自主移动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

五、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专业基本能力:具备解决机器人应用系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应用数学、物理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系统的技术方案分析、实施可行性研究,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获得初步设计方案的问题分析能力。

专业核心能力:具备设计针对本领域应用系统复杂工程问题的具体方案,开发实现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包括硬件电路、程序软件等单元设计,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设计和开发能力。

关键能力:具备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现代仪器仪表、系统仿真与设计软件和信息技术工具解决本领域工程问题并能模拟和预测解决效果的能力。

六、主干课程介绍

工程制图及CAD、C语言程序设计、电工电子技术、电机控制与拖动、自动控制原理、可编程控制技术、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技术、机器人系统离线编程与仿真、机器人视觉及应用等。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公益劳动、学科竞赛、职业技能竞赛,系统仿真及应用、语言程序设计、机器人工程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开发、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综合实习项目。

下一篇